最後一部想看的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電影,1975年作品,事前不抱很大期望,卻充滿意外驚喜,想不到會那麼喜歡。30多年前的電影帶來的驚喜,證明一來電影看的太少,二來不論新舊,堅持繼續找好戲來看總會有收穫的。

記者David Locke(Jack Nicholson飾演)到撒哈拉沙漠想採訪游擊隊,一番挫折後回到旅館發現鄰房的住客心臟病發身亡,於是乘機交換了身份,過對方的生活。原來死者是軍火商人,販賣軍火予某地下組織,David一方面逃避妻子和朋友的追查,另一方面決定赴死者記事簿上的約會,途中遇上一名少女(Maria Schneider飾演)一同展開沒有終點的旅程。

本片的主題無疑是逃避。主角David厭倦了永遠套不出真話的政治人物採訪,厭倦了夫妻日漸疏離的關係,決心逃避一切,誓不回頭。逃避,是理性的人都無法逃避的課題。都市人或多或少都想過逃避,分別只在於什麼程度、什麼方式,一生人營營役役腦海中從未飄過「逃避」的概念的,本身就是一種逃避。戲中不止一次提出悲觀的論調,慨嘆人性的醜惡、人生的悲劇,但是並未老土的嘗試找什麼出路。

David與死者互換身份,不像許多電影橋段般是為了殺人、金錢、復仇等目的,他只不過是因利乘便,為了放棄原來的生活:表面風光卻缺乏意義的工作、感情已去空洞無味的婚姻等,都是平凡人的生活難題。安東尼奧尼的電影,當然不要指望連環槍戰爆破的場面,節奏是一貫的慢,卻未至於需要容忍的慢,是要慢慢讓觀眾體會主角的心情,一向缺乏耐性的我倒很享受,非洲沙漠和西班牙高第(Antonio Gaudi)的古怪建築襯托出主角的迷茫無助之同時,出色的攝影就算未令人倍覺心擴神怡也有助投入。

最後七分鐘一個鏡頭直落的一場戲,被譽為經典。我孤陋寡聞本來並不知道,卻不自禁的重覆又重覆的看了幾遍。從房間內穿過鐵枝到窗外廣場再回頭拍攝房間內,從屋外眾人的一舉一動交代屋內發生何事,真是漂亮!精彩!然後當你還在回想組織事件的過程和因由,夜幕漸已低垂,灰藍色的天空、白色的酒店、平凡人如常結束平凡的一天,此時奏起悅耳但幽怨的結他聲,完結,工作人員名單列出,卻依然不捨按停影碟。

Jack Nicholson的演繹少有的不帶半點誇張,沒有他後期其他演出的影子,成功營造主角略帶輕狂掩飾下對生活的無奈和悲觀態度,一個不甘接受人世間的醜陋的人偶爾流露對生命的苦笑,主角的瘋狂行徑由他來演就變得順理成章。Maria Schneider比三年前拍攝《巴黎最後探戈》(Last Tango in Paris)時少了點baby fat,當時幾乎算極醜,以前覺得簡直是對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的侮辱,於本片清爽得多,甚至有些少型格,真是不要隨便對任何人妄下定論。

本片是安東尼奧尼繼《春光乍洩》(Blowup)和《無限春光在險峰》(Zabriskie Point)後的第三部英語片,雖然題材依舊是都市人的心靈空虛,小弟認為是他第一次完滿認真地講故事,而且技巧純熟雅俗共賞。或者真正安東尼奧尼迷會更喜歡「三部曲」、《紅色沙漠》(Red Desert)或《春光乍洩》,但是在我這種只是在他的作品中偶然會找到同感而產生興趣的影迷來說,那些名作中喜歡的只屬少部份片段,整體上真正談得上喜歡的唯獨本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amSnai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