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97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1980年代末,捷克。已近花甲之年的大提琴手,單身寡佬,吊兒郎當,被交響樂團解僱後,以為葬禮演奏及修葺墓碑為生。為了賺外快與一俄羅斯年青女子假結婚,妻子拿到捷克身份後跑到西德會情人,遺下幾歲的小男孩。麻甩佬和小朋友相處日久感情漸生,典型的故事。

故事背景是蘇聯佔領下的捷克,主角與小孩的關係不單是假父子,更有民族上的矛盾。小孩的戲很遲出現,父子對手戲可說淡如水,沒有一點煽情,可能這就是東歐的風格。

這本來「應該」是溫情感人的電影,但是我全無感覺,或者是遲看了十年吧。總覺得這種電影,找個可愛的童星,設定在一個動盪的時代或貧困的國家,太刻意了,太多計算了吧。這不像《四百擊》或《星光伴我心》,從小孩的角度說故事;又不像《克藍瑪對克藍瑪》講真正的父子情。我認為小孩不過是奪獎的工具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amSnai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