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堆頭的漫畫超級英雄共聚一堂,假如我十歲,必定看得眉飛色舞,可惜不是。
Marvel近年細心舖排,從鐵甲奇俠(Iron Man)、巨無霸(The Hulk)、美國隊長(Captain America)、雷神(Thor)等,一個一個拍成電影,既喚醒美國觀眾對這群漫畫英雄的記憶,更向全球觀眾介紹認識,然後打鐵趁熱來一舖大晒冷,順利全球大收旺場。雖說「順利」,其實我滿腦袋問號。除了擊中拉着父母進場的小男孩或要重拾童年回憶的大男孩死穴外,什麼因素足以令聲勢如此浩大,票房幾乎破紀錄大賣呢?
我等生於七十年代普通家庭的香港仔,兒時既沒錢出國留學也沒錢買漫畫,對於美國漫畫英雄的認識只能依靠電視台播放的卡通,長大後賺錢自行涉獵其中的另作別論。當年最膾炙人口的自然是DC Comics的超人(Superman)和蝙蝠俠(Batman),以及Marvel的蜘蛛俠(Spiderman)。DC Comics的「正義聯盟」(Justice League,當年譯「萬能勇士」),集齊超人、蝙蝠俠、神奇女俠(Wonder Woman)、潛水俠(Aquaman)、閃電俠(Flash)、綠燈俠(Green Lantern)等,一旦播放它的卡通片集必定雀躍萬分。然而,Marvel的Avengers成員中,應該只有巨無霸和美國隊長的卡通曾經在電視播放過,對於其他成員的認知,坦白說,在他們的電影上映前,可說近乎零。我相信絕大多數香港普羅大眾對這群超級英雄的了解跟我差不多,而電影的票房成功,只能歸功市場策略。「大堆頭」三個字,等於一個字:「抵」。
然而,對於我來說,Avengers成員中,巨無霸卻是個例外,因為小時候追看電視片集《變形俠醫》(The Incredible Hulk),老早就迷上了。在超級英雄中,巨無霸也永遠是個例外。只有巨無霸,偏偏失去理智、不再清醒時才能發揮巨大力量,行俠仗義而不自知,永遠無法炫耀本事,赤身露體,面目猙獰,是最缺乏自尊、最自慚形穢的漫畫英雄。
回說本片,劇情乏善足陳。一個未夠班的反派和一群機械獸嘍囉,卻要勞師動眾。煞有介事解釋一些什麼科技什麼裝置最無聊,口水多過茶,花時間在觀眾並不關心的枝節上,難怪片長差不多兩個半小時。電影開場半小時尚未人齊,一個小時未有高潮,難道是利用片長坐地起價?一個將地球打開缺口讓外星人得以入侵的裝置實在莫名其妙,無論故事中地球是否有防護罩,都屬多此一舉。中西英雄片總是沉迷於追逐或爭奪一種東西的橋段,從占士邦、職業特工隊到成龍的動作片,莫不如是,近乎迷信。
Avengers六名成員能力參差,Iron Man可以飛出太空,巨無霸能夠一躍而起達萬尺高,雷神更不用說,其餘三人卻只能待在地上拳腳加兵器和敵方嘍囉埋身肉搏,戰鬥場面不免有點尷尬。不過這是漫畫原著搞大堆頭的副作用,倒不是編導的責任了。除了口臭的Iron Man和失控的巨無霸,剩下四人毫無性格,木口木面,非常悶蛋。較有趣的是超級英雄之間亙相揶揄,應該設計一個超級強大的對手逼他們經常需要聯手抗敵,多點互動,肯定好看得多;否則,搞個超級超級英雄比賽算了吧。
至於3D,據說是後期製作的,總是在近鏡頭位置擺放一件物件,意義不大。不過平心而論,撇開3D不說,片中電腦特技實在無話可說,真人和電腦特技融合得天衣無縫,不得不讚嘆科技的進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