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從長計議」後拋出海洋公園的所謂救亡方案,劣評如潮,充分反映林鄭政府的缺點:天真、離地、死要臉。
政府巨額「輸血」給海洋公園,來讓後者將山上巨大面積外包給第三方,卻連是誰都說不上來?政府資助的是海洋公園的營運,何時變成資助海洋公園這家企業去當包租公?
既然海洋公園決定可以放棄山上的營運,那麼還有什麼理由可以支持它不把土地交還政府?
原則不通,數字上更不通。
以為不收門票就能夠解決人流問題,真是天真,卻又是好多滿腦子銅臭的香港商業社會生物直線思考的典型弱智。市民為什麼要來,才是重點。
政府是出資方,放債給海洋公園,其收入全靠將來外包給不知道是誰做什麼生意,荔園?美食廣場?雜價攤?假如政府是上市公司,你怎麼向股東交代?你有保障借款可以收回嗎?
其實如果要保留水族館在山下原址,山上的設施全部放棄營運,就應該將山上的土地交還政府。那麼優質的地皮,風景絕佳,港島稀有,更是地鐵沿線,最好賣給私人發展商興建住宅,加一個大型商場與娛樂中心。港島南區缺乏大型商場,正好吸引人流,加上樓盤本身也提供人流,順便帶動周邊建立一個新社區,渴求房屋供應的普羅市民與發展商肯定歡迎。再加條款規定商場需要給予政府若干分紅,來支持海洋公園的營運,自然可以保障長遠財務狀況。
試想像市民去海洋公園,因利乘便就近在商場消費,不是挺好的一個週末節目?為什麼水族館要放在一個「孤島」上?
哪裏複雜?
明明簡單又順理成章的解決方法,林鄭政府就偏偏不用,難道是為了減少港島南區房屋供應?
只是,話說回來,政府的反智,又是很自然的事。
就看花市,禁了又恢復,朝令夕改,醜陋至極。
政府從來都「廢」,但是從前是「體面地」「廢」,現在是「赤裸地」「廢」。假如在其他地方,如斯官員早應下台。
然而,政府的「廢」,也只是香港整體普遍的「廢」的一部份。科技、人文、商業、教育,無所不廢;就算還有技術不廢的範疇,還有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廢」。無法與時並進的「廢老」和無知又被洗腦而懶醒的「廢青」並存,香港地特別嚴重,無處不在的「廢」。與其奢望能夠將廢人廢掉,求人不如求己,還不如廢掉自己五官五味,別再為廢人廢事煩擾。
留言列表